城市商报:别以为便秘不是病 这份便秘自检指南请查收

2023-04-11

别以为便秘不是病
这份便秘自检指南请查收
《城市商报》2023年04月10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高萱)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陈阿姨每天都在与便秘做斗争。去了无数次医院,吃了不少药,试了各种偏方,但大便仍不顺畅。因为便秘,腹胀、心慌、吃不下饭、失眠等情况也随之而来,陈阿姨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严重影响生活工作。

  陈阿姨只是众多便秘患者中的一员。据相关文献统计,中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随着年龄增长,便秘发病率逐年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22%,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量研究证实,便秘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肠道肿瘤、肛肠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怎样算便秘呢?可以通过自检来判断。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肛肠科专家汤灵娇表示:排便感到费力、排便为干球状粪或硬粪、排便有不尽感、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堵塞感、排便需要手法帮助、2至3 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以上这些情况出现2项或以上,同时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内存在症状,就要考虑便秘的可能。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治疗便秘的基础。”汤灵娇建议,发生便秘后,市民应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推荐晨起餐后尝试排便,排便时放下手机、集中注意力,这些都有利于排便。同时,不要乱服药,便秘用药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大量便秘患者存在滥用刺激性泻剂的现象,而这会导致药物依赖、损伤肠道神经元,影响后续治疗。“不要觉得便秘不是病,发生便秘后可以到专科寻求帮助。”汤灵娇说道。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肛肠科开设便秘专病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生物反馈物理治疗等多种途径,制定个性化便秘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告别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