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危及生命的颈部疼痛
近日,我院内分泌科收住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入院前2天因颈部疼痛并伴有高热(体温高达40℃)。患者自认为是普通感冒,便在家自行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畏寒、持续高热不退、纳差、极度虚弱,在家人的催促下,急诊来我院,给予颈部CT及其它化验检查,考虑可能是甲状腺炎,收住内分泌科病房治疗。
患者入院后,医师给予进一步完善检查,经科内讨论,患者化脓性甲状腺炎不能排除,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体温仍维持在37-39℃,血压一度降低到90/50毫米汞柱,心率有时会达到150次每分,病情危重。
医生初步考虑,患者急性化脓行甲状腺炎还是脓毒血症?需要尽快行甲状腺穿刺明确诊断。但患者顾虑重重,一度想放弃治疗,甚至已经躺在诊疗床上仍不愿配合甲状腺穿刺。床位医师反复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他们如不能明确诊断,可能会贻误抢救时机,随时会危及生命。两天后,患者和家人才同意穿刺。当患者第二次躺在诊疗床上时,医师从患者肿大的甲状腺上抽出25毫升脓血性液体,并根据药敏进一步升级抗生素。第二天,患者即感觉颈部疼痛有所好转,热退。现患者已转入甲乳外科,必要时进行甲状腺脓肿切开排脓。
内分泌徐怀忠主任解释说,人体的甲状腺位于颈部气管的前方,主要分泌甲状腺素。由于其血供极其丰富,一般不易发生细菌感染,故化脓性甲状腺炎在临床极少见。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甲状腺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口腔、颈部等部位的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不仅可造成全身中毒症状,如:颈部及咽部疼痛、发热、纳差、精神萎靡,部分患者脓肿还会压迫神经、气管、食管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该患者平时体质较弱,在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基础上并发脓毒血症,出现中毒性休克,患者曾一度处于生死边缘。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实属罕见病,不易引起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重视,尤其是非专科医师,可能会漏诊、误诊。该病一旦诊断,需要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有效抗生素;一旦脓肿形成,则需要穿刺排脓,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与儿童如出现颈部疼痛、咽痛并高热,需要及时到相关专科就诊,排除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徐主任提示道。
内分泌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