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避暑当先
近日,苏州气温居高不下,气象台发布黄色高温预警,这种天气下中暑患者不断增加,急诊科近几日中暑患者已有二十余例。
7月26日中午,室外一名八旬老人晕倒在路边,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身旁散落许多“饮料瓶”却无一家属,最终由路人拨打120送入高新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接到病人后团队合作迅速为患者降温处理,使用恒温仪,冰帽,冰毯,吸氧,快速输注(4℃-10℃)冷盐水监测生命体征等迅速处理20分钟后,患者体温从41℃降至38℃,意识逐渐清醒,脱离生命危险。
为何中暑能让人险些丢了性命?急诊科凌受毅主任表示:很多人对中暑不了解以至于不重视,中暑最严重会发生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典型表现为高热(>41℃)和意识障碍。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型(或典型性)热射病,前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后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治疗上热射病须紧急抢救,降温速度决定预后。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5℃以内。
急诊科凌主任特别提醒:夏日中暑应以预防为主,当天气炎热导致头晕不适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应当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多饮水适当休息。疑有循环衰竭倾向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因延误导致病情加重,中老年患者应在家属陪伴下外出,避免高温天气出行。
急诊科:陈朋
审核:凌受毅